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建于1935年,宁夏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。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。

【历史沿革】医院前身是由宁夏卫生实验处(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前身)负责组建的宁夏省立医院。1951年更名为宁夏省人民医院;1954年更名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;1958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;1962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;1973年更名为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;2008年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;2010年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。

【基本情况】医院占地248.22亩不含心脑院区,建筑面积324346平方米。设心脑血管病医院、肿瘤医院、口腔医院3家直属分支机构。2012年成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集团,现有会员单位48家。医院编制床位3500张。医疗服务量和效率居宁夏之首。2024年总诊疗361.6万人次,出院21万人次,手术9万人次。平均住院日降至5.96天,为全区领先水平。连续五年稳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+级,最好成绩排名第58位。

【人才队伍】医院现有职工为5701人,其中: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50人,有高级职称1180人,博士223人,硕士1400人。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,全国专业技术杰出人才1人,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,自治区特殊津贴28人,自治区杰出科技人才1人,宁夏塞上英才8人,塞上名医18人,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12人,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66人,宁夏青年科技奖4人,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66人。获批自治区人才小高地7个。

【学科建设】医院拥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(含建设项目):ICU、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外科、心脏大血管外科、呼吸内科、普通外科、急诊科、肿瘤科、骨科、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、神经内科、消化内科;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9个:骨科、妇产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烧伤整形美容科、儿科、消化内科、麻醉科、肾脏内科、口腔颌面外科;自治区优势专科1个:医学影像科;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3个:神经病学、临床检验诊断学、普通外科学;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:骨科。先后引进达芬奇机器人、MAKO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,机器人手术开展突破千例。

【科研工作】医院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,加强临床研究。建有生物芯片中心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、精子库、科研设备管理中心及外科学研究室等多个科研平台。获批建设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:宁夏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、宁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);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:宁夏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宁夏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工程技术中心;1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,包括神经系统疾病、骨科与运动康复、心血管疾病、口腔、呼吸疾病、消化疾病、妇产科疾病、恶性肿瘤诊治、肝胆胰腺外科疾病、肾脏疾病、精神心理疾病、医学检验、围术期医学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。获批自治区创新团队12个、创新中心5个。近五年来,获各级各类科研立项1884项(其中国基金93项),获得科研经费合计3.67亿元。发表SCI论文1617篇,单篇影响因子最高74.699。获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4项。授权职务专利510项,发明专利28项。

【教学工作】作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,医院现有研究生、本科、专科和毕业后教育4个教育层次,承担19个学系、22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。设学位点42个,住培专业基地33个。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、特色本科专业1个、虚拟教研室1个、一流本科课程1门、重点住培专业基地2个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。同时,拥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、优势特色专业4个、一流基层教学组织4个、教学团队4个、一流课程22门、精品课程8门。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、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。临床医学专业ESI连续8年进入全球前1%

【公益职责】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,强化责任担当,圆满完成各项政府指令性任务,先后派出18批109名队员赴贝宁共和国开展援外医疗任务。在三年抗疫中,医院始终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首要任务,承担多次新冠疫情防控外派支援任务,全面兜牢兜实医疗救治底线。

在全院党员、干部职工的努力下,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、医疗扶贫贡献奖、全国人文爱心医院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、全国工人先锋号、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、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。普胸外科、神经外科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神经内科、门急诊药房获全国青年文明号;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抗击新冠疫情优秀共产党员,全国抗疫三八红旗手、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、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省部级个人表彰。

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坚持患者满意、职工满意办院宗旨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守公立医院公益属性,竭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,加快推进“西北一流医院”建设,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。2025年1月数据